SARS-CoV-2自2019年12月底首次报告发现以来,已升级为大流行,与其他RNA病毒类似,SARS-CoV-2能够在其基因组中产生多种突变,降低了现有疫苗的有效性,并为结束大流行带来了巨大困难。新冠主蛋白酶(Mpro)能够将新合成的pp1a和pp1ab切割至少11个位点,生成一系列非结构蛋白(nsps),这是病毒复制和转录所必需的。此外,Mpro在不同的冠状病毒中高度保守,并表现出独特的底物特异性,因此,Mpro是一个有效的新冠药物靶点。首批口服活性非共价、非肽性SARS-CoV-2 Mpro抑制剂S-217622(恩西瑞韦)由盐野义公司开发,对其他人类冠状病毒和已知的SARS-CoV-2变体显示出良好的抗病毒活性,但其复合物结构一直没有得到解析。
2023年9月8日,李健博士的最新成果解析了该结构,并以封面的形式发表在Cell子刊Structure。该研究解析了SARS-CoV-2、SARS-CoV-2 VOC/VOIs、SARS-CoV、MERS-CoV和HCoV-NL63与抑制剂S-217622结合的主要蛋白酶的晶体结构。对这些结构的详细分析阐明了抑制作用的关键结构决定因素,并阐明了来自不同冠状病毒的主要蛋白酶的结合模式。鉴于主要蛋白酶在冠状病毒感染治疗中的重要性,从这项研究中获得的结构见解可以加速对不同人类冠状病毒具有广谱疗效的新型抗病毒药物的设计。该论文的第一单位是赣南医学院,李健博士是最后的通讯作者。
李健团队对冠状病毒药物研发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截至目前,李健团队在该领域已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3篇,其中一区5篇,二区4篇,影响因子超过70分,解析了多种冠状病毒与多种小分子抑制剂的晶体结构。为发展针对病毒免疫损伤关键节点的靶向治疗手段,研发特异性免疫防治药物和广谱优效安全的预防疫苗提供研究基础,为病毒性传染病的免疫防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储备。为建立远期人体针对冠状病毒特异性免疫力精准评估的指标体系,研发针对高传播力、高致病性变异株的疫苗、抗体和药物提供助力。